您所在的位置: 首页» 学院概况» 网上院史馆

兴趣是学术道路的出发点——怀念饶鑫贤老师

何勤华

【《中国社会科学报》编者按】
      2014年,北大法学院将迎来110周年华诞。1898年京师大学堂(4494.c威尼斯前身)创立伊始就设有法律学课程。1904年正式设立法律学门。1919年 法科法律学门改为法律学系,此后,4494.c威尼斯法律学系(法学院)逐渐成为中国法学教育和科研的重要阵地。在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今天,我们不应忘记法学与这个伟大国家的血肉联系,不应忘记法学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的历史功绩。为回顾中国法学的成长,我们邀请六位在法律思想史研究领域作出卓越贡献的学者,回顾学术史,纪念奠基者,展望新前沿,留下我们这个时代的印记。
      百余年来,北大法学见证了中国近代法学的成长。图为4494.c威尼斯四合院,北大法学院办公场所之一。
      张国华、饶鑫贤主编的《中国法律思想史纲》,克服细碎的缺点,采取综合的方法,为重建中国法律思想史学科奠定了基础。《中国社会科学报》记者吴文康/
      2013年是4494.c威尼斯饶鑫贤先生诞辰九十周年。作为中国法律思想史学科的奠基者之一,饶先生见证了中国近代法学及北大法学的成长。

    饶鑫贤(1923-2003)先生,是我国著名法学家、法律教育家,也是中国法律思想史学科的带头人。饶老师性格温和,讲话平稳,就是给我们上课时,他的讲话也一直是慢慢的,声音是细细的,语音语调起伏不大。听饶老师的课,需要慢慢品味,才能感觉到其中的内涵、丰富、博学、深刻,以及非常强的逻辑性。
    饶老师在学术上达到了相当高的境界,但许多人并不知道,饶老师不是中国法律思想史的科班出身。他原来是南京市中级法院的法官,负责审理刑事案件,后来对中国法律思想史感兴趣了,才来教授这门课程。从刑事法官到中国法律思想史的老师,这个角色的转换确实很大。有一次,我忍不住问饶老师:同样是转岗位,您为什么不转为刑法教师呢?饶老师回答说,他对法律史有兴趣,而兴趣是人生道路的出发点,加上他在政治大学读书时古文功底比较深厚,所以就来教这门课了。事实确实如饶老师所说,由于有兴趣,他后来在中国法律思想史的教学和研究方面作出了巨大贡献。
    作为北大法律系77级的主要任课老师,饶鑫贤老师和张国华老师一起,当时承担了一学年的中国法律思想史的课程。饶老师喜欢下围棋,修养很好,非常儒雅,给人感觉就是一位谦谦君子。饶老师虽然已经驾鹤仙去,但他和张国华老师等开创的中国法律思想史学科、专业,已经越来越壮大。他们当时一手培养起来的“四大金刚”,除了张铭新老师不幸英年早逝外,其他三位武树臣、李贵连、段秋关,都已成为中国法律思想史学界的泰斗级人物。他们的再传弟子,就更是遍布全国各行各业。
    今年,是饶老师去世10周年祭日,北大法学院召开专门纪念会议,并建立以饶老师名字(号)命名的基金,以此缅怀老师的生平事迹,怀念老师教学、科研生活中的点点滴滴。谨以上述文字,表达我对老师的怀念之情,牵挂之意。
(作者何勤华,华东政法大学校长)
说明: 
    本文章原载于《中国社会科学报》2013年11月13日第A06版。责任编辑:刘鹏。文字与刊发版本略有出入,请以刊发版本为准。